第八章 故宫老墙和煤山鬼怪(9 / 11)
间流传的说法,清军入关之后在东面造了一座佛堂,专门镇着这些阴魂,清末这佛堂塌毁了未能重修,所以出现鬼怪作祟。
旧时北京有很多飞贼的传说,可真能飞檐走壁的实在是少之又少,有那本事就用不着偷皇宫内府了,随便找个富商巨室,足能盗得许多财物。大多数的贼都没这么厉害,比如以前丰台有个贼,绰号“飞毛腿”,无非是腿脚利索跑得快,若无其事地走在街上,到人家店铺里抄起一样东西撒腿便跑,一般人还真跑不过他,因此得了个“飞毛腿”的绰号,实际上只不过比常人能跑而已。至于贼人为什么大多死在东宫,咱得先描述一下紫禁城的地形。围着城一圈都有护城河,民国年间河水还挺深,唯独故宫东北侧的角楼附近,能找到过河的地方,这些个毛贼瞅上了角楼底下河水浅,借助蜈蚣梯爬进后廷。也有白天从侧门混进去,躲到夜里再动手的贼,通常就近在紫禁城后廷藏匿,到夜里走在阴森空寂的深宫大内,遇上什么风吹草动,真有胆小的被吓死的。据闻也有贼让鬼给带迷了的,这地方即使没有鬼,那时的宫门全都关着,摸着黑走来走去,走转了向也毫不奇怪。那些死在里面的贼人,有些还能找到尸骨,个别人就和保卫处那个老粗一样,说没就没了,直到现在都找不着踪迹。
20世纪50年代初清整故宫时,就在紫禁城东侧后廷排水的沟渠里发现了两具尸骸。尸骨都被沟里的脏水浸烂了,身份到现在都没查明。因为发生过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,所以那时保卫处的人员有个心照不宣的规矩,一过夜里十二点,绝对不去后廷东侧。
二舅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运动冲击,离开了保卫处,平反后组织上给安排了别的工作,到老一直住在北京。风风雨雨几十年,算是在那儿落户了,甚至习惯了和老北京一样吃焦圈喝豆汁,给我们后辈儿人说起在故宫夜巡队的所见所闻,仍是历历如绘。
比如大伙儿都知道“朝廷”这个词,因为故宫分前后两部分。前边主持政务的三大殿叫前朝,皇帝起居的后宫叫后廷,合起来就是朝廷。至于故宫全部门匾上的“门”字,末笔都没有钩,唯一有钩的门叫锡庆门,这个谜的解释有很多版本。据说皇城里的忌讳很多,“门”字末笔在书法中称钩角,而皇宫大内最忌讳钩心斗角,所以把末笔的钩都给抹了。唯一例外的锡庆门,位于后廷东部,是整个紫禁城里的重要交通枢纽,按以前迷信的说法,这座门相当于人身的死穴,需要有遮拦,因此皇城里只有锡庆门的“门”字末笔带钩。要是碰巧有去故宫游览的读友,别忘了去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如此,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