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(3 / 5)

可汗闻言击节赞叹,“好,本汗正有此意。”

君臣二人立即凑在一起,低声商议起行动步骤,争取尽最大可能,狠狠挖对方一块肉,

清宁宫,外书房。

高煦正伏案奋笔疾书,张德海低声禀报:“殿下,林阳来了。”

“叫他进来。”

他放下笔,活动一下手腕,端起茶盏,靠坐在圈椅上呷了口,叫起行礼问安的林阳,问道:“何事?”

“回殿下的话。”

林阳立即奉上手中信报,并禀道:“这是许驰传回来的最新消息。”

“临江侯所遣之人已抵达鞑靼王都,信笺通过北枢密使乌恩送进王宫。当天傍晚,乌恩从王宫折返后,来人次日换马离开,现已经在回京的路上。”

换而言之,鞑靼可汗是给了回信,由这人带回了。

末了,林阳又补充了一句,“这位信使功夫极深,许驰等人唯恐打草惊蛇,坏了主子大事,现按兵不动,因此不能知悉回信内容。”

“许驰做得对。”高煦快速浏览一遍密信,颔首表示肯定。

算算时日,这应该是皇后第二次致信鞑靼。

按照常理,第一次应试探一番,可汗给出条件;而第二次即是这次,皇后同意了,那么可汗的回信,就应该是要求先执行条件的一半。

毕竟,送回信笺,就等于送回主动权,皇后很可能翻脸不认人的。

鞑靼可汗不是蠢货,这双方协调过后,应会先实践一部分条件,然后将送返信笺之事放在中间。

“林阳,你命人关注北疆这几次要塞。”

高煦站起身,在身后的大周疆域图上点了七八下,所碰触的地方皆是与鞑靼接壤的边城要塞。

他判断,鞑靼可汗的条件,必定应在这几个位置上。

那份通敌信笺,一旦魏王上位,就是相当要害的把柄,要换取它,就必须付出更称心的东西。

对于鞑靼可汗而言,魏王能不能称帝是未知数,也不知等到猴年马月,按照他一贯偏务实的行事作风,应该会提出更实惠的要求。

鞑靼正悄悄动作着,一场大战就在不久的将来,这种情况下,可汗肯定觊觎着几处雄关。

“林阳,尤其关注底层将士的动静,诸如守城门、伙房之类的地方,是否有人员更替。”高煦梭视疆域图片刻,再次补充。

这几处雄关,守将都是昌平帝的心腹,高煦都不能全部伸手进去,更何况坤宁宫?

不过,鞑靼可汗也清楚皇后的能耐,他要求必然会合理。

小兵小卒,一个半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