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金王马殿臣(上)2(2 / 15)
觉着够恶心了?这还都是小打小闹,再不然给你弄俩“肉帘子”挂上。什么叫“肉帘子”?那个年头死孩子多,民间有个迷信的规矩,死孩子不能进祖坟,大多扔在乱葬岗子大水沟,这帮要饭的可不忌讳,到那儿捡俩死孩子,用绳子绑住两只脚,头朝下往这家大门上一挂,你说主家还怎么接亲?马殿臣不一样,从来不让手底下人这么干,哪怕少要点儿要不来,也不愿意缺这份德。他虽是个穷要饭的,但是最重脸面,不想挨这个骂,因此旁人都高看他一眼。
马殿臣在县城占了一块地盘,手下有一百多个小要饭的,平时也不用他出去要饭,闲来无事成天拜师傅练把式,寒来暑往春去秋还,树叶子绿了几回又黄了几回,不觉已是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了。这一年又发生了大旱,旱得河里跑马、石头冒火、土道生烟、庄稼地拔裂,县城中的老百姓都饿死不少。马殿臣一看别在这儿等死,把手底下人都散了,让大伙儿出去逃难,各寻各的活路。他见别人都走了,心想:我去哪儿呢?以前听他娘念叨过,那一年也是大饥荒,他爹马成只身一个人去关外挖棒槌,从此再没回来,活不见人死不见尸,不知是让官兵抓住砍了脑袋,还是在深山野林中被野兽吃了。马殿臣左思右想,倒不如我也去关外闯一闯,反正穷光棍儿一条,死在什么地方不是个死?他将手底下那一百多个小要饭的全打发走了,身边还有俩过命的穷朋友,平时经常在一起混,一个叫张仁,一个叫赵义,这二人也决定跟马殿臣走。关外虽然山高路远,却是大清龙脉所在,地广人稀到处是宝,老林子里的獐狍野鹿、各式山珍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兔子往腿上撞、山鸡往饭锅里飞,从河里舀瓢水也能带出两条大肥鱼,不过真想发大财还得说是挖棒槌。哥儿仨商量定了,说走就走,也没什么牵挂,一同到关外放山挖棒槌。
放山有个规矩,一个人去可以,那叫“单撮棍儿”,三五个人结伴也成,还有好几十人结成参帮的,唤作“拉帮放山”,却最忌讳二人同行,以免两个人中有一个见财起意,下黑手害死另外一个,近似于关内“二人不看井,一人不进庙”的说法。马殿臣一行三个人,没犯这个忌讳,出门上路也不用收拾行李,穷得仅有一身破衣烂衫,白天当衣裳穿,夜里当被子盖,死了一埋又是装裹。简单地说吧,他们仨一路要饭奔了山海关,这几年朝廷开禁,混出关去并不难,出了关一边打听一边走,不一日来到长白山脚下。进山一看三个人都见傻,先前想得容易,以为但凡出来折腾折腾也好过在老家饿死,万一挖出个大棒槌,下半辈子可以足吃足喝,买田置地娶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